:::

二中動態

:::

高一語資跨域教學成果

二中動態
張貼人:技術服務組公告日期:2020-07-12 ╱ 瀏覽人次:1282
裝飾性圖片

其實糕點師傅也是瘋狂科學家。在本校英文科跨領域英文專業社群的組織和詹士緯老師的課程規劃之下,本校語資班和國際班部分學生進行了一次從麵團到餅乾的英語和化學跨領域教學與實驗。課程包括了三個部份:透過VoiceTube影音教學以達成的知識獲得、實際動手做甜點的操作品嚐,最後是英語文創作的文字紀錄。課程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利用英語文作為吸收新知的方法和媒介,並透過日常生活活動深化學習歷程。

當糕點師傅將麵糰送進烤箱,一連串的化學反應發生,最終將麵糰變成了餅乾。當麵糰溫度提升至33度時,奶油做為乳化劑(emulsion)的功能溶解,水分開始溢出。到62.2度時,麵糰中的蛋白質產生了化學變化,賦予麵糰紮實飽滿(solid)的口感。到達100度時,作為膨鬆劑的碳酸氫納,也就是小蘇打粉,幫助水分從麵糰中蒸發而形成餅乾中的孔洞,讓餅乾酥脆口感(flaky)154度時,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s)讓蛋白質與糖分解並且重新排列,除了賦予餅乾深褐色的光澤,一系列的風味和香味也隨之而生。

在所有的餅乾化學效應當中,最讓你印象的深刻是甚麼呢?下次我們在品嘗餅乾鬆脆香酥的口感時,別忘了每片餅乾的後面,都滿滿裝載著這些糕點師傅和生活化學的努力,以及透過英文探索新知識的樂趣。

     




最後修改時間:2020-07-13 PM 5:41

cron web_use_log